1月23日上午,北京市市政市容委主任孫新軍做客北京市人代會“市民對話一把手北京新表達”系列訪談節目時表示,十三五期間,,通州、房山等地將從河北三河、涿州等相關地區引進熱源?!?/p>
截至2015年底,全市年用氣量達到146億立方米,供熱面積7.8億平方米。而近日北京遭遇持續低溫,用氣量在昨天突破歷史紀錄,昨天(1月22日)日用氣量達到1.06億立方米。
孫新軍表示,目前來看燃氣供應還是處于偏緊狀態,“緊平衡、缺彈性、牽一發、動全身”。根據測算,十三五末,全市年用氣量將達到180億立方米,供熱面積要達到9.48億平方米。為減少空氣污染,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還要進一步提高,“這就要求我們要構建充足、穩定、安全的燃氣供應保障體系和多元供熱、相互支撐的供熱運行保障體系”。
要實現這一目標,據孫新軍介紹,十三五期間,本市將打出四項“組合拳”。
一是逐步形成多源多向燃氣供應體系,配合推進陜京四線、中俄東線、大唐煤制氣管線二期等工程,建成八大氣源通道,預留京津二通道,完成聯絡線建設,實現多氣源調度。目前正策劃在唐山曹妃甸增加液化天然氣儲罐以提高應急能力。
二是推動京津冀天然氣資源整體統籌,打造京津冀區域“一張氣網”,積極推進與天津薊縣、河北三河等鄰近區域之間的燃氣合作。
三是加強熱電氣聯合調度的精細化管理。以前熱是電的副產品,今后要換位,按照“以熱定電”的原則,進一步對接熱、電、氣三方的供應計劃安排,機動應變。在氣源緊張時,要以保熱為主。
四是積極開展外埠供熱?!笆濉睍r期,已建成三河至通州跨省市熱力主干線和兩座調峰熱源廠,河北三河熱電廠向通州新城現狀供熱面積為1400萬平方米。這是本市首個域外引熱項目,對于改善本市空氣質量,促進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
“十三五”時期,除了三河熱電廠擴大供熱規模,還將規劃建設涿州至房山的跨省市供熱項目,將涿州電廠的余熱引至北京,供熱規模為1200萬平方米,預計2017年將實現供熱。
孫新軍表示,這些引熱合作都將通過協議購買的方式實現,未來河北三河、涿州引熱都將擴大,也會考慮京冀對接區域的廣泛合作,實現雙贏、共贏。
核心區建設
建成環二環濱水廊道
解決“有路無燈”問題
本市東城、西城核心城區是市政環境建設和保障方面的重中之重。孫新軍表示,本市將完善水系及綠地的格局,加強天壇、地壇、日壇、月壇建筑群與城市綠地系統的有機聯系。實施什剎海、交道口、安定門、景山地區等32條大街、842條胡同環境整體提升。
夜景照明方面,將改善市民身邊照明問題。重點解決二環內“有路無燈”的問題,保障大型居住區及周邊道路照明水平。
沿二環路建設10公里健康綠道,形成集休閑健身、城市景觀于一體的環二環濱水廊道,建成天寧寺公園等9處、10公頃城市休閑公園,新建改造綠地6公頃。
此外,結合舊城風貌保護要完善核心區環境整治。加快推進南鑼鼓巷四條胡同、白塔寺等14處歷史風貌保護項目;研究并適時啟動玉河中下段、前三護城河等歷史河道恢復工作。